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18信息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常识 >  被手机困住的“网瘾老人” 七旬老人离家三十年 民警帮其踏上认亲路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被手机困住的“网瘾老人” 七旬老人离家三十年 民警帮其踏上认亲路

发布时间:2024-08-22 11:48:29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被手机困住的“网瘾老人” 七旬老人离家三十年 民警帮其踏上认亲路

下面给大家讲解“被手机困住的“网瘾老人” 七旬老人离家三十年 民警帮其踏上认亲路”的知识,本站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哦!

温馨提示:本文章素材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和聚合(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只是一个免费信息分享网站,文章仅供阅读参考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196594267@qq.com 核对后马上删除,谢谢!

 

被手机困住的“网瘾老人” 七旬老人离家三十年 民警帮其踏上认亲路 

被手机困住的“网瘾老人”

本文转自:今晚报

不少老年人前脚刚越过“数字鸿沟”,后脚又陷入“数字沉迷”

被手机困住的“网瘾老人”

老年人染上网瘾的背后,既有他们的心事,也有手机App的算法牢笼。  (网络图片)

今年暑假,除了儿子的假期安排,陶先生的烦心事又多了一桩——年逾古稀的母亲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看她刷手机的架势,跟我儿子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天10个小时不在话下,重度网瘾无疑了。”陶先生无奈地对记者吐槽,“年轻的时候,我妈担心我沉迷于网络,现在轮到我担心她变成‘网瘾老人’了。”

数字时代,作为子女,我们乐见长辈们积极尝试新鲜事物,跨越“数字鸿沟”。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诸如沉迷直播间“买买买”、熬夜“爆肝”追微短剧……这些曾经用来描述年轻人网瘾的画面,正以燎原之势蔓延到老年群体。老年人染上网瘾的背后,既有他们的心事,也有手机App的算法牢笼,老年人该如何走出手机上瘾的困境呢?

被困在手机里的老年人

“一直知道我妈会刷手机打发时间,但是直到这个假期我才发现,她已经到了手机不离手的地步。”提起母亲的网瘾,陶先生不禁连连叹气。

四年前,考虑到父母的年纪大了,腿脚也不方便,陶先生特意在自家附近了一套带电梯的房子,让父母搬了进去。人过七十岁,又换了新环境,老人肯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母亲平时爱刷手机,陶先生并没有特别放在心上。“我是从今年春节开始,发现情况不对了。”陶先生回忆说,“我妈是一个特别朴素的人,过年的时候突然拿出好几套化妆品送给我爱人,还有堂姐妹。当时我挺惊讶的,没想到她开始关注这些产品。等回到家打开一看,都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品牌,有的甚至在购物网站上都完全搜不到,更别说对比价格了。”陶先生马上警觉起来,开始询问母亲商品的来源,一问之下才发现,她一直关注的一位主播最近开始带货,并声称部分收益会用于公益。

“为了劝说她,我也关注了这个账号,里面聚焦的多是民事诉讼和纠纷,虽有普法的性质,但并不专业。主播最擅长的是与弱势群体共情,再送上一碗碗‘鸡汤’。可我妈就吃这一套,不仅对他深信不疑,甚至相信他售卖的产品也都是高品质的。更让我担心的是,当你指出那些化妆品可能有问题的时候,她的回答却是:或许他也被骗了呢,你说这个人有问题,我不信。我妈这状态跟追星也没什么区别了。”为了帮助母亲断网,陶先生周末带她出门散心,请年假带她出去旅游,但只要回到家,老人就又拿起了手机。这个暑假,陶先生特意安排儿子住到奶奶家。想着老人帮忙看孩子,总没有时间刷手机了吧,没想到在教育孩子少玩电子产品的时候,却被反将了一军:“奶奶每天做饭的时候都开着手机看直播,你先管管奶奶。要是她听你的,那我也听。”

这边陶先生为母亲网络的“另类追星”行为一筹莫展,而另一边,张女士则为父母每天不停的“刷视频赚钱”心烦不已。

“前阵子,我妈抱怨说手机卡了不好用,让我帮着修修。打开她的手机一看,满桌面的各种不知名购物App和视频软件极速版,看得我眼晕。”张女士无奈地说,“我当时就纳闷,一个短视频软件还不够您看的吗,结果老太太告诉我:别删,这些都能赚钱!当时我的火儿就蹿上来了。”张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父母是最早接触智能手机的那一批老人,早早就建了家庭群。随着父母使用手机越来越熟练,家庭群从最初的简单问候,变成各种“鸡汤谣言”集散地,后又成了“砍一刀帮帮团”。“好不容易群里安静下来了,没想到他们又开始刷视频赚钱了。真的是每个坑都要踩一遍。”张女士吐槽道。在她父母的手机上,有着一模一样的多个软件,两位老人每天互相提醒着在各个软件之间来回刷。“一天折腾十多个小时,加起来就赚四五元钱,明明都有退休金,这是何必呢?”张女士想不明白。

老年人同样需要即时满足

在全民深度触网时代,“网瘾”早已不是年轻人的专属形容词。2023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中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达到13%,老年网民规模超1.5亿人。由中国移动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银发群体数字生活洞察报告》显示,2022年银发群体日均在网时长达到3.6个小时,许多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6小时甚至8小时。随着互联网适老化改造不断推进,不少老年人前脚刚越过“数字鸿沟”,后脚又陷入“数字沉迷”。如今“网瘾老人”不再是个案,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作为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催眠治疗师和情绪释放治疗师的谷瑜,近几年就常常遇到前来找自己“解困”的年轻人。“过去我们面对的心理咨询个案大多是源于感情生活和子女教育,但是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不能很好地处理和父母的分歧而找到我们,其中就不乏所谓‘网瘾老人’的子女。”谷瑜告诉记者,“这些年轻人通常都很自责,同时又深感无力,因为没办法改变老人,就只能尝试改变自己。”

老年人何以有“网瘾”?谷瑜每次都会从心理学角度先帮子女们理解父母产生网络沉迷的原因。青少年沉迷网络经常是因为在现实中无法建立社交、无法完成当前阶段的任务(比如学习),找不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其实老人也是如此,退休后他们从每天规律地工作,变成终日休息,如果本身性格内向缺乏社交,又没有爱好,子女不能时常陪伴,难免会失去方向感和满足感。

就像陶先生的母亲,离开原本熟悉的人和环境,打破了过去的社交常态。在这种孤独的心理状态下,她在网络上发现有人关注她关心的事,说着她认同的观点,当然会有共鸣甚至产生心理依赖。许多老年人,人在网络,其实是在对抗孤独。“加上App算法的加持,手机成了为每个人‘量身打造’的私密空间。精准推送内容带来的即时满足感,会对大脑造成的强烈刺激,连工作繁忙的年轻人都欲罢不能,更何况已经‘闲’下来的老年人呢。”谷瑜说。

在心理咨询中,谷瑜发现不少年轻人都会纠结于一个问题——“爸妈为什么不能培养些有意义的爱好”。对此谷瑜表示“即时满足”理论同样适用。一项活动能不能成为老年人的兴趣爱好,还是要看它能不能给人带来更多的情绪价值,从中获得更多满足。许多年轻人觉得老年人时间充裕,完全可以培养琴棋书画、戏曲、摄影等更陶冶情操的爱好。但别忘了,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能熟练掌握的技能,如果强行让老年人学习,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甚至造成挫败感。

而对于自己热衷“砍一刀”或者“刷视频赚钱”的现象,不少老年人都给出了相同的理由“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手机放一边开着也不影响干家务,还能挣零花钱,怎么就不对了”。像张女士这样,因想法不同,对长辈疾言厉色、指责纠正的子女大有人在。谷瑜表示,子女的担忧没有错,但在和父母沟通的时候,也不能忘了维护长辈的尊严。“有些老人沉迷刷屏赚钱,图的并不是那点收益,而是自力更生的价值感,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证明自己仍然年轻。”谷瑜说,“而此时生硬的指责,往往会遭到长辈更强烈的抵制。特别是那些曾经很强势的长辈,尤其受不了成为子女眼中的‘弱者’。这种对抗,往往会让老人越发感觉不被理解和孤独,反而更深地陷入网络从中寻求慰藉。”

“老年网瘾”可以这样解

年老并不等于“糊涂”,保护也不能仅靠“限制”。子女如何帮助父母安全、快乐地上网?谷瑜认为,尊重和理解是前提,有效沟通是关键。

在引导母亲快乐上网这一点上,小马特别有发言权。“刚开始时,我也挺心烦的,网络上的内容浩如海,要是分辨能力差,就很容易被带偏。开始我对我妈转发的各种‘伪科学’都是冷处理,但效果并不好,于是我开始给她推荐账号,引导她关注更优质的内容。”小马笑着说,“后来,刷视频赚钱法流行起来了,我妈也刷过一阵。为了和这些软件‘抢夺’她的时间,我也转了不少有趣的视频给她,还每天追问她‘看了没有’。我平时喜欢看综艺,周末就会选一些旅游或者美食类的慢综艺拉着我妈一起看。刚开始时她还有点排斥,但是跟着我看了一两次之后,不仅看进去了还很喜欢。现在我妈不仅跟着各种视频和节目学做饭,还试着在阳台上种菜,目前已经成功的有秋葵、紫苏和小番茄。”

小马告诉记者,她的母亲应该还是一位“网瘾老人”,但这个“瘾”不是因为寂寞、而是来自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和探索。小马的妈妈也很有成就感:“闺女说我现在是十项全能,其实许多生活小窍门,还有养花种菜的知识,我都是跟着短视频学的。除了这些,孩子还给我推荐了一个健身软件,我每天都跟着它打卡锻炼,一天下来过得可充实了。”

当然关爱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不仅是子女和家庭的责任,也需要家庭、平台、社会等多个主体一同形成合力,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与融入网络环境。近年来,作为社会治理最基本的单元,本市不少社区都开设了“手机课堂”,一方面带着老年人探索智能设备更多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也成为预防“电信诈骗”的前哨。同时,许多社区也从丰富老年人活动的角度入手,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消遣娱乐和自我提升的选项。

“可见,对于‘网瘾老人’问题,也要一分为二地来看。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简单粗暴的戒断,而应关注到其背后真正的需求。其实,无论是对年轻人还是对老年人来说,物质上的满足都是最初级的,更有品质的陪伴应该是精神上的滋养。” 谷瑜表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建议应用平台在‘适老’的基础上,还应关注‘护老’,不仅在操作上做好适老化改造,也要加强对内容的审核和监管,让健康、优质的网络内容成为帮助老年人‘养心’的‘良药’。”

发布于:北京


七旬老人离家三十年 民警帮其踏上认亲路

8月4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黑龙江鸡西市公安局城子河分局获悉,一位走失老人称几天来水米未进寻求警方帮助,民警将他带回派出所后端来热乎饭菜,还帮他找到失散30多年的家人。

近日,城子河分局东海派出所辖区群众向民警反映,称辖区来了一位无家可归的老人,派出所副所长张洪光、民警刘艺、李凌宇立即前往,在群众的指引下找到了老人。

见到民警,老人颤颤巍巍地说,“我今年70多岁了,离家30多年,身上没有钱也没有手机,几天没吃上饭了,腿脚也不方便,早已经不知道儿女的联系方式。”

民警耐心安抚着老人,将老人领回派出所,为老人端上热乎的饭菜。吃完饭后,民警又为老人安排好住处。

安顿好老人,民警便开始寻找老人的家人,由于老人只能说出自己姓名和家乡住址是吉林省某县,这给民警的寻找工作增加了难度。但民警没有放弃,根据仅有的信息,逐一联系各派出所与民警进行核实,8月3日,经过民警多日工作,终于联系上了老人的女儿。

老人女儿在得知老人消息后当日驱车从吉林省赶来将老人接回家。失散30多年的父女相见,两人都热泪盈眶,老人女儿紧握着民警的手泣不成声,“我父亲30多年前就离开家,这么多年我们都没有找到父亲,感谢民警同志让我们父女团聚。”声声感谢道不尽对民警的感激之情。

通讯员 王博涵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倪家宁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18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