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电商巨头,患上“流量焦虑症” 谁在加速抢食电商广告份额?
透视:电商巨头,患上“流量焦虑症” 谁在加速抢食电商广告份额?,
透视:电商巨头,患上“流量焦虑症”
来源/定焦(ID:dingjiaoone)
作者/黎明
编辑/魏佳
今年以来,几大电商平台都在拼服务——想方设法对用户好。低价、仅退款,都是这一策略的产物。网购的人们,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被电商平台捧在手心上,生怕你“跑”了。
夸张到什么程度?618期间,一位用户的经历是,在京东看中一款防晒霜,下单的间隙去刷了会抖音,商家就发来了红包,领取红包下单未付款,打开淘宝比价,这时京东又用短信发来一个大促红包,最终这笔订单在京东成交。
一个微不足道的流量因子,一笔不到200元的订单,暴露了电商平台的流量焦虑。对用户好,不是平台良心发现了,是流量更值钱了。
流量这个词,是互联网行业的高频词汇,每一个触网的人,都可以被抽象为流量。你在微信聊天,就成了腾讯的社交流量,去抖音刷短视频,成了字节的娱乐流量。这些流量被平台拿到手里,最后一定会被“榨干”,变现形态最优的是游戏,其次是广告,然后就是电商。
电商是流量黑洞。
过去,电商平台喜欢从内容平台给自己导流,阿里、京东、拼多多购买流量的费用都在百亿级别。在抖音自己下场做电商之前,淘宝一年要花费六七十亿元从抖音购买流量。京东、拼多多也在快手上大量投放广告。
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新增流量急剧减少,抖音、快手做了自有电商,微信视频号发力直播带货,所有电商平台都开始大力做内容。图文种草、直播、短视频、短剧,各种能产生流量的内容形式都被装进了购物APP里。
去哪里获取流量,如何“榨干”既有流量,成了摆在电商巨头眼前的一道难题。
01人从哪里来,钱往何处去
电商平台对流量的不安全感,从平台诞生那一刻就存在了。
以淘宝为例,它不像小红书、抖音等内容平台,从一开始就自带流量。它需要去站外(淘宝外)找流量,所谓“全网营销,淘宝成交”。
很多公司都曾当过淘宝的流量入口。十多年前甚至有一批专职给淘宝导流的平台,如返利网、蘑菇街、美丽说、折800、楚楚街等,它们先用内容资讯、优惠券返利、特卖导购的形式吸引用户,然后把订单引向淘宝。
但这些导购平台后来基本都没落了,一旦它们占据淘宝外部流量来源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被限制——淘宝不想受制于某个单一平台。
这种不安全感,用马云的话说:淘宝的流量来源应该是草原,而不是森林。如果某些大树出问题,可能威胁淘宝整体。
基于这一指导思想,阿里此前切断了很多外部链接,杜绝扶持单一流量入口,还投资了微博、小红书等自带流量的内容公司。
但互联网有个特征,流量总是会向头部平台集中。PC时代的百度、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短视频时代的抖音,这三大超级流量平台,任何一个电商平台都绕不过。电商平台花钱从它们那里采买流量,流量平台也长成了参天大树。
这种流量采买关系一直存续至今。今年618期间,有人还在微信订阅号的信息流里,刷到了淘宝的广告。
微信订阅号信息流里的淘宝广告
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巨头的导流有利有弊。
当年淘宝从百度采买大量流量,导致用户都在百度进行购物搜索,流量入口和用户数据都落在了百度手里,没多久百度就自己下场搞了电商C2C平台“有啊”。
后来淘宝卖家用各种方式从微信进行流量转移,数百万淘宝客像工蜂一样,从微信给阿里导流获利。警惕的淘宝屏蔽了微信,要求所有跳转淘宝的链接都直接提示用户下载手淘APP。
阿里一直不希望流量巨头具备电商能力,转身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电商这事,百度失败了,腾讯也没做成。腾讯用微信的巨大流量池,扶持了两个代理人——京东、拼多多。
京东和拼多多的崛起,证明了流量巨头的助攻威力巨大。京东在微信九宫格获得了一级流量入口,有很长一段时间,京东超过四分之一的新用户来自微信。腾讯在2016年领投拼多多1.1亿美元融资,拼多多用户量当年突破1亿。
短视频时代,流量被快速转移到抖音和快手这两个超级APP里,所有电商平台都开始向它们采购流量。2018年底抖音开放购物车功能,接入第三方电商平台,淘宝跟抖音签订导流年框,金额数十亿元级别。
字节跳动跟腾讯不同,腾讯没做成的事,它做成了。2020年,抖音摸清电商门道后,一脚踢开淘宝,切断淘宝外链,自己下场做了抖音电商,此后不断蚕食淘系电商的市场份额。另一大流量平台快手,也做了快手电商。
有一位业内人士将抖音电商崛起的核心原因,归结为逍遥子做了一个误判,认为抖音跟微信一样只是一个流量入口,但是没想到抖音做得这么好。
时间拉回到今天,中国电商江湖形成了两大阵营、五大玩家:古典派的“猫狗拼”,由交易驱动;新兴派的“抖快”,由内容驱动。其中“抖快”既产生流量也掌握交易,在电商这场仗里,它们既是参战方,也是军火商。
唯一的变量是视频号。腾讯一直想做自己的电商业务,如今随着视频号步入正轨,成为“全村的希望”,腾讯重燃电商野望,或许会改变行业格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淘系、京东、拼多多面临流量焦虑是必然的。
在既有的流量池子里,流量平台的格局已经固化,只剩几个大平台,即马云所谓的“流量森林”,曾经百花齐放的“流量草原”——各种中小站、博客、微博、导购网站,要么被大平台收至麾下,要么被巨头消灭了,流量中心化程度越来越高。
这个池子也不再扩大了,抖音、快手、小红书之后,互联行业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超级流量平台。这让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变成了赤裸裸的存量博弈,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案例——用户手机里同时安装了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在哪里下单成交,这是个问题。
过去电商竞争激烈,大家还可以去找增量,拼多多的错位竞争、抖音的换道超车,都是在找尚未被充分开发的市场。现在,锅里的肉已被瓜分完毕,再要增长就只能从他人碗里抢了。
02要转化还是要时长
拼多多、京东在两年前就已不再公布用户数据,当时有8.8亿人在一年中至少会在拼多多购物一次,现在这个数据只会更大。
对于淘宝、拼多多而言,当绝大多数网民都已注册成为用户,拉新意义不大了。即便是男性用户居多的京东,年度活跃用户也到了6亿级别,快触及天花板了。
时不时唤醒这些用户,延长他们的停留时长,让他们多下单,就成了更重要的事情。电商巨头们想到的办法是做内容。
图文种草、短视频直播、短剧,这些看起来跟卖货没直接关联的内容形式,都被加进了电商APP里。
过去几年,直播和逛逛一直是淘宝APP里最核心的两大内容场,去年合并后,直播和短视频、图文在淘宝打通。淘宝短剧也在发力,定制了很多品牌合作剧。
京东今年全力做直播,标志性的事件是,京东把老板刘强东做成了数字人,放到直播间里在线营业。
刘强东数字人
京东是典型的货架电商。过去用户在京东的购物轨迹是:用户带着明确的购物需求进入京东商城,只需去货架上找到自己想要的货即可,买完即走。
这跟内容电商的逻辑完全相反。比如抖音,用户进来是想刷短视频,刷着刷着看到一款不错的商品,就下单了。基于兴趣,被内容吸引,再到成交转化。
货架是冰冷的,而内容是有趣的,用户天然愿意留在内容平台上,所以京东也要做直播,留住用户。
拼多多同样需要内容。虽然拼多多一直说自己是“货找人”而不是“人找货”,平台通过算法和社交关系链,把商品分发给需要的人,但它同样需要用内容加强用户粘性。去年,“多多视频”成为拼多多APP首页一级入口,今年多多视频上架大量免费微短剧,以增加用户停留时长。
拼多多里的短剧截图
有业内人士说,拼多多用很低的价格,从外面买了一堆“过气”短剧,虽然内容不是独家也不新,但也够用户看了。
从单纯卖货到主动做内容,电商平台的流量分配机制也变了。从图文到视频,从看中成交效率到看中注意力停留,平台表面上不那么功利了,实则是拉长了变现周期,为后续变现埋下了伏笔。
电商平台要产生跟抖音快手一样的原生流量并不容易。就像微信和支付宝的支付大战,最后微信大获全胜,因为用户把微信当成支付工具是顺手的事,社交流量可以瞬间转换成交易流量,而支付宝是反过来,它就是一个工具,缺的就是流量。
所以支付宝还在拼命做内容生态,甚至进军直播带货,近期宣布要投入10亿现金补贴,拿出1亿广告资源在短视频、直播带货方面为创作者提供更多变现机会。
支付宝APP里的直播带货页面
说回电商平台,自从淘宝、拼多多、京东三足鼎立的格局形成之后,中国电商一直处于商品过载、有效流量不足的状态。
现在平台疯狂卷内容,一方面是要缓解流量焦虑,同时也给商家指了另一条路——如果买不起广告位、投流太贵,做短视频、直播,也许还有机会。毕竟,抖音电商证明了,以短视频、直播为核心的内容场能聚集电商流量,商家做好内容会有流量,有了流量就有生意。
03与敌人越来越像
今年以来,几大电商平台无论在形态还是打法上,都越来越像。
短视频、直播栏目如今也成了淘宝、京东、拼多多的标配,淘宝和拼多多能看短剧,京东甚至能看欧洲杯的各种赛事集锦。
京东页面
原本你可能是在小红书种草,抖音刷视频,淘宝看直播带货,拼多多买东西,现在所有的步骤都可以在一个平台内完成,即巨头们挂在嘴边的“闭环”。
虽然各平台的资源禀赋不同,但大家都在向对手学习。就连抖音也开始学小红书,在首页推图文消息,各种服饰穿搭、旅游见闻,对用户潜移默化种草。
抖音首页
抖音也在将生意导向传统货架电商。一些抖音视频下出现了“向左滑逛抖音商城”的引流标签,商城、搜索、店铺等传统电商平台展示页,被加入进抖音小店,成为直接的流量入口。这意味着,抖音以后不仅能收割内容流量,还能直接承接电商流量,像淘宝京东一样变成一个线上大货架。
抖音同样有流量焦虑。内容电商最大的弊端,是当广告在内容中的占比超过一定阈值之后,用户端体验变差——我是来看视频的,怎么看完全是广告?想着法赚我钱?
抖音在2022年将商城列为战略方向,把更多力量分发给货架电商,仅用时一年,货架电商占整体GMV的比例就超过了30%。这个成绩不错,但同时也说明,抖音推荐页的变现压力很大,需要更多变现手段。
有观点认为,在直播电商和短视频电商到达瓶颈或者天花板之前,抖音不会轻易把流量给到货架电商。
发展货架电商,让抖音正式站到了淘宝拼多多的对立面,这是另一个战场。
而在抖音擅长的直播电商领域,焦虑的淘宝、京东在跟抖音疯狂抢流量。过去两年,淘宝一直在加大力度挖站外主播,包括原属抖音系的罗永浩、李诞。
小红书也是淘宝学习的对象。淘宝在首页“直播”按钮的二级菜单里,内置了一个“小红书”,增加对用户“逛”的吸引力。
在产品之外,现在所有电商平台都将用户体验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京东全力推进低价策略,淘宝跟进“仅退款”,这一方面是被拼多多卷的,另一方面也是高增长时代结束之后,平台的必经之路。毕竟,在电商这门生意里,无论平台最终把流量导向何处,用什么方式变现,C端用户都是最终的买单人。谁对用户好,流量就站在哪一边。
放眼未来,除非有颠覆性的新技术出现,国内的电商格局很难再有大的变动了,即便有,也只是流量的内部迁移和市场份额的此消彼长,几大平台越来越接近各自的天花板。
电商巨头的“流量焦虑症”何解?答案或许在海外。
拼多多、阿里、字节跳动,近两年都在大力拓展海外电商市场,以缓解国内增长压力。字节跳动的TikTok自带流量,可以直接变现,拼多多的Temu、阿里的速卖通,只能从外部花钱买流量。
Temu堪比流量“吸金兽”,每进入一个国家,标准动作就是大量投放广告,让APP在应用商店下载榜中冲到第一。Temu连续两年在美国最贵的广告位“超级碗”上投放视频广告,第一次接近1亿元,第二次约1.5亿元。今年,阿里速卖通首次出手赞助了欧洲杯。
国内的增长有多乏力,出海的动力就有多强劲。
但在海外,中国电商巨头依然难逃焦虑。复杂的多边关系、不断加高的贸易壁垒,都是电商出海的不确定因素,TikTok Shop便是前车之鉴。
或许商业就是如此,从来没有什么是完全确定的。电商巨头们,总会有它们的应对之法。
来源/定焦(ID:dingjiaoone)
作者/黎明
编辑/魏佳
发布于:北京
谁在加速抢食电商广告份额?
“以腾讯、字节为首的内容平台,正在更积极主动地撬动电商广告收入这块蛋糕。”
撰文|扣子
编辑|翟文婷
2024年Q2财报,互联网大厂最广泛基础的收入来源还是广告。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无疑是链接商家和消费者的电商平台。2024年Q2,阿里广告(客户管理收入)801.1亿元,这两年的电商绩优股拼多多,广告创收49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拼多多作为电商两大巨头,他们的广告收入基本在放缓,阿里本季度广告增速为0.57%,四舍五入勉强到个位数。拼多多广告29%的增速,创下7个季度新低。
与此同时,内容平台却在更为积极主动地持续撬动这块蛋糕,腾讯、快手是典型。
虽然快手2024年Q2广告收入为175亿元,距离阿里和拼多多的体量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他们以短视频/直播的形态相向而行,入侵电商领地。尤其是未上市公司字节,成为所有涉及电商交易生意公司无法逾越的高山。
The Information报道,2023上半年字节跳动营收535亿美元,单季营收直逼Facebook母公司Meta,后者是全球最大的以广告为主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此外,据晚点LatePost,2024年Q2抖音超过淘宝成为吸引广告投放费用最多的 App,前五大投放媒介里,市场份额增长最多的分别是抖音、微信和快手。
不过相比传统电商,他们要将内容消费者转化为交易用户,这个过程中,不同平台的特性、优劣性就展现无遗。
一、重视交易产生的广告收入
去年凭借视频号,腾讯加入千亿广告营收阵营。今年视频号持续发力。腾讯2024年Q2财报,总营收同比增长8%至1611.17亿元,其中广告成为新的增长功臣——同比增长19%至299亿元,营收占比来到18.56%。
电商是广告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腾讯首席战略官詹姆斯?米切尔 (James Mitchell)在Q2业绩电话会称,视频号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80%,当季游戏、电商和教育等大类客户增加了广告支出。
腾讯很早就重视微信交易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只有如此才符合商家/品牌当下对于效果广告的共识追求。
去年微信视频号电商成交总额(GMV)在 1000 亿元左右,2024年Q2小程序促成的商品交易总额同比两位数增长。
今年,腾讯还在持续探索视频号的商业化。最近的动作就是上个月推出「微信小店」,在「视频号小店」统一交易的基础上,实现了视频号公域和微信内部各部分私域的完全打通。
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4年Q2业绩电话会上这样解释:「腾讯要在微信内建立电商生态系统,与微信的公众号、小程序、企业微信等所有元素连接,并从中获取力量。」
卡思咨询创始人李浩曾在播客中分享:「视频号电商只有和微信生态深度融合,才有广阔的空间和生命力。」
电商交易带来的增长红利,也体现在短视频平台快手的财报中。
2024年Q2快手营收同比增长11.6%至310亿,其中在线广告营收同比增长22.1%至175亿,广告营收占比56.55%,达到新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快手广告收入与电商GMV呈现强烈的正相关。当季业绩交流会上管理层指出,内循环广告同比增速基本和GMV差不多。
非上市公司抖音的广告营收我们不得而知,但电商为抖音带来的高收入已经是不需要证明的共识。
2022年一季度,抖音、快手均有超 1/3 的广告收入属于「内循环收入」。截至2022年10月,字节已经有超过40%的广告收入由电商贡献。晚点LatePost报道,今年上半年,抖音超过淘宝成为吸引广告投放费用最多的 App。
背后离不开抖音电商成交规模和效率。抖音电商GMV破万亿用了2年,而相同的体量,拼多多花了4年。
除了平台内促成商家交易,推动品牌进一步广告投放,传统电商公司本身就是短视频内容平台的投流大户。
短视频平台建立自己的交易体系之前,广告收入的重头来源就是电商。早在2019年,仅淘宝就向抖音投放广告数十亿元,天猫更是抖音开屏广告最常光顾的金主爸爸。
快手业绩交流会上指出,相比内循环,2024年Q2外循环增速更快。其中短剧、综合平台(电商和其他平台)、游戏和本地生活是外循环投放的前几大行业。
这两年,随着短剧形态的深入人心,逐渐成为电商营销投流的集中火力点。
抖快等短视频平台推出自制短剧,除了直接向C端付费观看外,也是攫取B端外循环广告的主要阵地之一。DataEye 数据,2023年微短剧投流规模约达 312 亿元,预计 2024 年将达到 420 亿元。
据TopMarketing,今年6月5日-6月15日,仅天猫在快手独家冠名的短剧就超过22部上线,基本每部短剧至少植入3个产品,并口播推广618年中狂欢节活动。
二、曲线救国效率更高吗?
一个不太积极的现实是,广告业务的大盘某种程度上已经停滞不前。QuestMobile数据,2024年上半年广告主对于互联网广告的花费同比下降20.5%。
这意味着,内容平台在跟电商公司争夺有限的客户预算,而前者为了体现更强的竞争优势,呈现更好地流量转化效果,必须曲线救国——基于内容生态搭建交易体系。
2020年上半年,字节商业化部门提出:「不仅让客户在抖音上卖广告,还要搭建让客户在抖音直接做生意的机会,让抖音成为一个生意的渠道。」次年,快手也提出要 「大搞内循环」。
视频号出发较晚,但是腾讯内部很早就意识到,交易的重要性。腾讯副总裁栾娜曾说:「如果流量只是做广告,天花板低;但如果广告能推动交易,链路打通,才是真正帮助商家做生意,收益才是最大化。」
庞大的流量,是超级内容平台搭建交易体系的基础。国海证券调研报告显示,2023年,抖音DAU为7.6亿;视频号DAU为4.5亿。相比之下,淘宝7月MAU9.18亿、DAU为4.32亿。
数据差距背后是生意逻辑的不同,内容平台交易的前提是种草优势。
很多时候,用户打开抖音只是为了刷短视频娱乐,但视频中博主展示的衣服、生活用品等,可能就无意间戳中了用户的心巴,然后下单。更别提,博主们还有拿捏人性的话术激励下单。
这么看来,相比传统电商的「交易-广告」路径,内容平台「内容-电商-广告」这一链条被证明是具备更强潜力的。
内容平台搭建交易体系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平台属性限定下的「天花板」问题。
李浩曾分享:「抖快作为内容平台,更多人来这里是为了刷视频娱乐的,而不是为了买东西的。」
确实,没有人想打开一个全是广告的APP——早在2022年,抖音就测评发现,电商内容一旦超过8%,主站的用户留存、使用时长等数据就会负增长。这也是抖音除内容电商外,积极探索货架电商的重要原因。
抖音流量池的大概分配原则是,60%给内容,40%给商业化。2022年上半年,抖音一度降低了电商内容的流量分发比例,只为改变电商过度绑定内容流量的局面。即便是商业化流量的千川投放,也要遵循内容优质与否,否则可能价格再高也可能投不出去。
而随着行业内卷形势加剧,商家投放的效率也在受到影响。
晚点LatePost报道,今年618大促后,商家抖音店铺顾问「水松咨询」创始人张阳询问了近180名客户,发现在活动期间不亏钱的不超过20名。品牌们在抖音投流,很可能连本都回不来,但不投,销量又上不去。
面对这样的局面,具备一定实力的品牌或商家,只能全网布局。电商平台是基本面,内容平台也不能忽视。唯一能左右他们投入强度的砝码,就是平台的投入产出比。
去年在抖音销量第一的韩束,创始人曾公开表示:2024年,上美股份的重点是加强抖音,重兵天猫,重返线下。将把更多资源投入到天猫平台,实现天猫抖音两翼齐飞。
商家最终实现的也许是全渠道多赢,对内容平台和电商公司来说,可能就是此消彼长。[db:内容]?
- 卖2元“奶茶边角料”入账上亿,00后狂买这款“超级零食” 共享充电宝1小时收费近16元!涉事公司回应:门店自主定价
- 如何分辨孩子是不是便秘?便秘了怎么办? 【独家专访】健康体检巨头如何All in AI?对话美年健康总裁徐涛
- “毛孩子”寄养“一窝难求”,宠物市场何时迎来百亿品牌? 菱角是哪里的特产?你知道有几种类型吗?
- 双十一苹果手机几号买最便宜,2024淘宝京东双11手机销量排行榜前十名推荐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第五批典型案例
- 评论丨双11预售比直接购买更贵?市场早晚会惩罚那些“小聪明” 1元锅底,无限畅吃的小火锅,能吃出什么品质?
- 中国藏式护身符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1.5元骑10分钟 多地共享单车上调起步价
- 客单价涨2元,订单量增长48%!潮界如何把地方菜打成爆品? 这届双十一,天猫、京东豁出去了?这届双十一,平台太卷了双十一大促,传来了好消息。10月15日,据天猫、京东统计,10月14日晚8点双11开启后,家电、美...
- 10月,别忘吃“秋天第一鲜”,10元5斤,特鲜,懂行人都抢着买 下沉市场又火了:一线品牌猛攻,“地头蛇”强势守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