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日光”,上海豪宅市场走出独立行情 音乐剧大彗星年底预演,上海大剧院为何要走第三条路?
“天价”、“日光”,上海豪宅市场走出独立行情 音乐剧大彗星年底预演,上海大剧院为何要走第三条路?,
“天价”、“日光”,上海豪宅市场走出独立行情
来源:中访网财观
来源|中访网
作者|一杭工作室
近段时间,上海统计局公布了上海市最新经济数据,2024年6月至7月,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下降9.4%、6.1%。“经济龙头”上海的表现尚且如此,让不少人都感受了一阵寒意。
不过,同一时间,上海豪宅市场的表现却是“火力全开”。经济下行、消费降级、失业率攀升等所有不利因素,在这个市场上都荡然无存。据克而瑞数据,今年上半年,上海总价3000万+豪宅新房成交超1500套,成交规模创近10年新高。为何豪宅能走出独立行情?
房子越贵越好卖?上海平均每天卖掉12.5套豪宅
最近一段时间,“豪宅热”成为上海楼市的关键词。8月29日,位于上海市徐汇滨江的中海领邸.玖序二期迎来开盘,再次开盘即售罄。据项目置业顾问发布的现场情况,“开盘选房32分钟、120套房子、142号清盘、总销售额31.6亿元”。
今年6月28日,中海领邸.玖序首次开盘就首开售罄,232套房源劲销66.38亿元。而据官方数据,此次二期共计推出120套房源,户型面积约185平方米—186平方米,销售均价达14.2万元/平方米。
据澎湃新闻报道,在8月下旬,上海共出现四个“日光”豪宅盘。分别是中海领邸.玖序二期、锦园、外滩壹号院二期二批次、越秀·苏河·和樾府,四个项目均“开盘即售罄”,总计成交金额近124亿元。
事实上,今年以来上海先后已有12个豪宅项目开盘,几乎次次“日光”。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15年,上海市2500万元及以上价位的豪宅成交量只有896套,此后几年维持在每年1600~1700套的水准,但今年上半年,豪宅项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平均每天就能成交12.5套豪宅。
再来看一个数据,据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监控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上海新房共成交26317套房源,同比减少约42%;成交总面积约323万方,同比减少约37%。但与之相反的是,新房价格在抬高。上半年均价再创新高,涨至78710元/㎡,同比上涨15.7%。
到底是哪些人在抢购上海的豪宅?为什么核心城市的豪宅如此畅销?豪宅的火爆又会对楼市造成怎样的影响?
根据中海顺昌玖里楼盘公开认购数据分析,首次开盘512套房源,共吸引736组购房人认购。人群结构分布上,736组客户中上海本地购房者只有44%,外地购房者占比高达54.8%,客户人群大部分来自长三角,以及部分其它城市。对这部分人来说,买的不是豪宅,而是绝对的稀缺资源和稳健的保值能力。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北上广深核心城市核心区域的项目存在明显的价格倒挂,又是核心资产,未来三到五年大概率仍是价格上行周期。”
豪宅正成为穿越周期的“硬通货”
事实上,豪宅之所以大火,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有关,土地的供应结构变了。受整体供需环境影响,全国土地出让成交规模大幅缩小,但各大一线城市都拿出了优质地块,试图通过豪宅市场带动整体楼市,也导致地块供应本身向豪宅倾斜。
争夺之下,各地“地王”频出,多个城市刷新当地土拍最高成交单价纪录。8月7日,上海徐汇滨江地块创下131045元/㎡的全国最高楼面价;9月14日,上海又将拍卖两宗位于静安区的热门地块。其中,静安灵石社区地块起拍价63.7亿元,起始楼面价为6.8万元/平方米;静安曹家渡地块起拍价43.14亿元,起始楼面价为8.7万元/平方米。
其他一线城市也是类似的行情。8月底,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挂出天河临江大道北侧AT080722地块的出让公告,起始价格达88.15亿元,刷新了今年广州宅地的起拍价纪录。该地块限时竞价开始时间为9月29日。
不得不承认的是,豪宅正成为穿越周期的“硬通货”。核心城市且具有独特稀缺性的豪宅,不仅是消费者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正确选择,也成为开发商用来穿越市场周期的“法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音乐剧大彗星年底预演,上海大剧院为何要走第三条路?
转自:上观新闻
“上海不能只是国际音乐剧演出码头,中国音乐剧需要走向国际,在创作源头彼此促进、相互成就,这才是行业良性发展的基础。”《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简称《大彗星》)12月29日将在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预演,出品人、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中国音乐剧升级迭代的必然,“中国团队用百老汇流程和规则制作一部剧,加入上海创新元素,争取超越原版制作。”
登陆中国舞台的海外知名音乐剧大多走两条路:原版引进或制作中文版。《大彗星》走了与众不同的第三条路:拿下版权,组建国际团队做全英文上海版《大彗星》。
《大彗星》上海版缘起要追溯到2017年。《大彗星》总制作人叶飞记得,到纽约的第一天,长途飞行加上时差,让他疲惫不堪。就在这一天,他看了《大彗星》,“《大彗星》剧场是改建得极有特色的沉浸式空间,天花板、地上有很多陈设,据说制作费花了600万美元,它的音乐风格极其丰富,有乡村音乐、流行音乐甚至有时尚风格的电子音乐,都很好听。《大彗星》亮点特别多,我一有困意,它就能给我一个惊喜。”《大彗星》进入叶飞的“候选剧目库”。伴随徐汇滨江新建西岸大剧院,由上海大剧院管理运营,选择开幕大戏时,负责筹备西岸大剧院的叶飞团队将它汇报给张笑丁。
《大彗星》在百老汇演出时,打造了极有特色的沉浸式空间
《大彗星》演员们围绕着观众进行演出
“《大彗星》改编自托尔斯泰巨著《战争与和平》,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对一些看到文学名著犯怵的观众来说,它又是友好的,选取爱情与人性的一个精彩截面。”张笑丁表示,“《大彗星》是近年新作品,主人公的抉择和当下年轻人甚至是中年人处境有共鸣,再加上热闹的沉浸式氛围,非常契合一座剧院开幕大戏的需求。”上海大剧院决定,由西岸大剧院团队启动版权谈判,引进《大彗星》。
《大彗星》创作者戴夫·马洛伊近年在音乐剧圈炙手可热。“不仅我们看中《大彗星》,韩国和日本音乐剧也引进该剧版权,邀约一线明星加盟。”叶飞坦言,业内都看好《大彗星》,导致版权价格水涨船高。“《大彗星》版权总代理方对中国市场有一定了解,但还是存在误判,尤其是中国音乐剧市场还有泡沫。”张笑丁要求西岸大剧院团队用合理价格拿下《大彗星》。
叶飞回忆,“想要谈下0.5%,都要反反复复纠缠很久。”西岸大剧院团队用市场调研、成本测算、巡演可能性等一系列翔实数据给版权方“上课”,如果坚持过高版权费,可能一切都将归零。“我们可以不做,但既然要做,就得用严谨、科学的数据拿出可持续演出运营方案。”
版权价格最终达成一致后,上海大剧院决定在上海制作《大彗星》全英文版。“《大彗星》纯靠歌唱串联,没有台词对白,考虑到汉语声调和旋律契合度,要翻译得到位传神不容易。”张笑丁说,“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成立之后,我们制作过多部中文舞台剧并取得成功,是时候参与国际制作了。只有参与国际舞台的游戏,才能输出我们的价值和规则,发出我们的声音。”
2022年,以“优质原创内容创制平台”为定位的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成立,相继推出昆曲“重逢《牡丹亭》”、舞台剧《弗兰肯斯坦》中文版、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和舞剧《白蛇》,还有之前的昆曲《浮生六记》。张笑丁强调,“上海大剧院创制中心将把东方舞台美学系列和商业戏剧并行,做演艺大世界领头羊。”
《大彗星》迅速组建起国际化制作团队。团队中,有原版的执行导演、音乐总监等,也有中方导演、韩国舞美视觉人员、中国服装设计和灯光设计等。
“国际化团队影响力挺大,《大彗星》招募演员时,有4500多人报名,剧组可以充分挑选最适合的演员。”叶飞介绍,“男主角皮埃尔扮演者库珀是资深百老汇演员,拿过不少奖。女主角娜塔莎扮演者娜奥米是00后,很多百老汇同行向我推荐她,前途不可限量。《大彗星》配角中也有不少成名演员,他们来《大彗星》,是看中了剧组成长空间。排练第二周,所有演员完全脱稿演唱。这是百老汇剧组基本要求。”
《大彗星》有大量群戏,需要演员们密切配合
男主角皮埃尔扮演者库珀(右)是资深百老汇演员
排练第二周,所有演员完全脱稿演唱
过了演唱关,《大彗星》中外演员反复打磨形体细节
《大彗星》中方灯光设计李博文曾参与制作中文版《卡拉马佐夫兄弟》,被观众称赞“灯光也在讲故事”“灯光效果秒杀韩国版”。他在《大彗星》引入新的建模技术,让导演能在舞台搭建前通过VR技术完整看到灯光效果,身临其境。音响设计Nick Kourtides具有丰富的大型场馆演出经验,在《大彗星》沉浸式舞台用上声音追踪技术,“演员们身上的追踪装置,能让观众感受到声音传递方向。”
“我们在百老汇基础上制作新的《大彗星》,既遵循百老汇高质量剧目标准,又有上海鲜明的特色,带动中国音乐剧产业再进一步。”张笑丁说。
《大彗星》上海版海报
《大彗星》上海版舞台设计图
栏目主编: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