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别墅区人注意!北京摄影大赛来了 赛事经济“引燃”北京消费活力
中央别墅区人注意!北京摄影大赛来了 赛事经济“引燃”北京消费活力,
中央别墅区人注意!北京摄影大赛来了
AUTUMN
首届北京最美秋天
摄影大赛
随着秋风送爽,北京的街头巷尾披上了五彩斑斓的秋装。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诚邀每一位热爱生活的摄影爱好者,拿起手中的相机或手机,记录下北京秋天的每一个美好瞬间。无论是金黄的银杏叶,还是蓝天下的高楼大厦,每一处风景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捕捉。
我们自豪地宣布,邻友圈APP将举办“#首届北京最美秋天摄影大赛”,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我们相信,通过您的镜头,能看到北京秋天的别样风采,感受到这个季节独有的韵味。
活动详情
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200元现金
二等奖(2名):100元现金
三等奖(10名):中影CFR影城电影票(望京店)
在邻友圈App,点击#首届北京最美秋天摄影大赛,即可参与本次大奖赛。(或在邻友圈发帖时,帖子正文添加话题#首届北京最美秋天摄影大赛,也可以参与)
短视频或图片皆可,短视频时长在1分30秒以内,图片数量在12张以内,并附上标题和简短的文字说明。
活动期内您可邀请亲友为您的作品助力,增加获奖机会。
下载邻友圈APP:各大应用市场或苹果应用商店搜索“邻友圈”即可下载参与活动
活动时间
作品提交时间:即日起至2024年10月31日
助力时间:2024年10月5日至2024年10月31日
获奖名单公布:2024年11月10日前
参赛须知
参赛资格:本摄影大赛对所有摄影爱好者开放,年龄、国籍和专业背景不限。
作品主题:参赛作品需以望京的秋天为主题,展现其美丽与生命力。
作品要求:参赛作品须为原创摄影作品,且在本次活动期间拍摄,未在其他比赛中获奖或未被商业使用。参赛者需保证作品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肖像权或其他权利。
评选机制:参赛作品将通过邻友圈平台进行展示和投票,最终结合参赛作品热度值和专业评委评审结果确定获奖名单。每位参赛者可提交多幅作品,但同一用户不可重复获奖。获奖网友应于公布奖项7个工作日内领奖,否则视为弃权。
严禁作弊:禁止使用机器刷票等作弊行为进行投票助力打榜,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
版权声明:参赛者提交作品即视为授予主办方非独占性、全球范围内、免费使用其作品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展览、放映、信息网络传播等权利。主办方有权对作品进行必要的编辑和调整。
免责声明:参赛者提交作品后,若因作品引发的版权纠纷或相关法律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主办方不承担因参赛作品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原始照片:参赛者同意在主办方需要时,向主办方提交未经编辑或修改的原始照片或视频文件。
提交即同意:参赛者提交作品即表示完全同意并遵守以上条款。主办方对本活动拥有最终解释权。
活动主办:邻友圈
下载邻友圈手机客户端,了解活动最新动态和获奖名单。
邻友圈APP简介
邻友圈是北京超大的社区平台,拥有超过400万用户。在邻友圈App上可以和周边网友一起聊本地事儿,还有单身交友、美食、亲子、情感、宠物、装修、运动等版块,可以发布二手闲置、房屋租售、微信群以及便民信息,更可以获取乐园餐饮及本地商家爆品福利、抢先拼团秒杀等等,是网友心中“万能的邻友圈”。
赛事经济“引燃”北京消费活力
■ 社论
体育赛事不仅仅是一场竞技,更是一场关于文化、旅游、科技等多个产业融合的经济盛宴。
国庆长假期间,两场世界顶级体育职业赛事燃爆京城。2024中国网球公开赛与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中国大满贯赛这两项国际大赛,叠加了“十一黄金周”,碰撞出巨大的市场和经济效应,成功将赛事流量汇聚成消费能量——仅这两项赛事的票房收入就超过了1.4亿元。
据新京报报道,10月6日,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陈杰透露,此次中网赛事总票房创历史新高达到8000万元,入园观赛人数超30万;WTT中国大满贯的票房也有近6000万元,赛事举办地首钢园每日入园游客达到7万人次。
与其他消费不同的是,体育消费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消费者的忠诚度高、黏性强。用赛事经济来激活城市发展活力,成为这几年国内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推动力。体育赛事不仅仅是一场竞技,更是一场关于文化、旅游、科技等多个产业融合的经济盛宴。
毫无疑问,外地观众的增加,也“引燃”了场馆所在园区及周边区域的吃、住、游、购、娱等消费活力。据统计,除门票收入外,中网综合消费额超2500万元,较去年增长近40%;WTT中国大满贯带动首钢园区假日期间的销售额同样超过了2500万元。由此可见,“跟着赛事去旅行”,点燃运动热情的同时,也能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的通知》,以期将体育赛事与商务、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为了助力赛事经济和体育消费,今年9月,北京发布了“双奥100”精品赛事体系,重点引进20项国际顶级赛事、30项高商业价值赛事、50项本土影响力赛事,加快建设国际赛事名城。这正是地方玩转产业融合,让更多顶级体育赛事助燃“假日经济”的重要举措。
发展赛事经济,同样是北京建设文化中心的重要内容。成功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体育赛事,作为双奥之城的背景,无疑有天然优势。加强奥运遗产的综合保护和开发利用,打造国际体育赛事集聚地,都是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
北京冬奥会后,充满“工业风”的首钢园如今已成为一处网红打卡地。此次大满贯赛更为首钢园带来了新活力,入园客流和消费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一倍左右。可以说,努力让赛事“流量”转为经济“增量”,提升赛事活动对街区、商圈消费的拉动作用。
就在随后的11月和12月,北京还将迎来2024北京马拉松、2024至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等多项赛事。这些赛事,不仅能吸引世界高水平运动选手来体验北京,更能为北京城市更新建设、提振北京消费活力、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等带来巨大动能。
众所周知,体育赛事自带流量属性。尤其是顶级的国际职业赛事,更能吸引全球知名的顶尖选手前来参赛。比如,此次中网的男子选手辛纳、布云朝克特等,女子选手郑钦文、阿尼西莫娃等球星。这些明星球员的出现,也显著带动了中网的关注度。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如何让各项体育赛事从流量入口转换为文体旅产业的深度融合。
此外,根据这些体育赛事的特点,继续深度挖掘其潜力,提升赛事品牌与品质、选手参赛体验及观众的观赛服务体验,突破体育消费的长尾效应,从而真正发挥赛事经济的乘数效应,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的“新载体”和“新路径”,进一步提振北京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