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抓娃娃,聊聊几点感受 武夷山野生娃娃鱼搁浅 警消合力救助放生
看完抓娃娃,聊聊几点感受 武夷山野生娃娃鱼搁浅 警消合力救助放生,
看完抓娃娃,聊聊几点感受
今年的暑期档,沈腾和马丽主演的《抓娃娃》(Successor)可谓是风头无两。
这部以“鸡娃”为主题的喜剧片,凭借超18亿的票房和巨大热度,不但给暑期档的院线打了一针强心剂,还引发了电影内外的一系列风波和讨论。
有人说它讽刺了中式教育、应试教育的积弊,也有人说它态度暧昧,闪烁其词,观点矛盾,把穷人和富人都得罪了一遍。
事实上,这种讨论比电影本身想传达什么更加重要。
因为文艺作品从来不负责解决问题,娱乐和打发闲暇时光才是第一性,能做到娱乐观众的同时,提出一些问题,引发一些思考,就已经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抓娃娃》将“中国式教育”,或者说“东亚式教育”所包含的一些共性,通过一种极端化的方式,融入到类似“楚门的世界”的高概念的喜剧框架内,让人们在哈哈大笑之余,直观感知到这种教育方法的弊病和悲剧之处,并让观众从中获得很大程度的的共情,引发对过去看似平常的苦难式教育、愧疚式教育、控制式教育的反思。
就这一点来说,《抓娃娃》做得很好。
在影片中,沈腾所扮演的马成钢属于典型的“创一代”,从小匮乏的物质条件让他发奋努力改变命运,最终成为西虹市富甲一方的大款。
从某种意义上讲,马成钢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那一批赶上改革开放红利一代人的缩影。
小时候的物质匮乏,从小吃过的苦,让他们更加看重物质基础,吃苦耐劳和开源节流是他们崇尚的美德,改变家族命运远比追求个人的爱好更加重要。
这种意识,也和当时计划经济、集体主义的政治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那个时候还不流行“梦想”这个词,在吃不饱、穿不暖,只有过年才能吃一顿肉的年代,谈梦想太过奢侈,读书的唯一目标是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贫穷和苦难形成了巨大外生动力,让家人吃饱穿暖则形成了一种克服万难的内生动力,因此那一代人为了这个目标付出了很多,牺牲了很多。
影片中,马继业通过水龙头滴水,来防止水表走字儿的操作,那个年代的人想必非常熟悉。
同时,这种背景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也不可避免地将自己所受的教育渗透到下一代培养当中。
只不过,有人不希望孩子再受自己那些苦,会采用截然相反的方式,比如放养、富养或宽松教育;
有的人则会继续延续自己成才的思路,并吸取当时的教训,进行优化,希望孩子考上比自己当年更好的学校。
家大业大的马成钢在两个儿子身上,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路。
大儿子马大俊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被溺爱得像个小皇帝,但高考只考了98分,不学无术,让马成钢非常失望。
这个时候,马成钢面临着每一个家族企业都会面临的世界性难题——挑选继承人。
《抓娃娃》这部影片的英文名是Successor,电影立项最初的名字是《接班人计划》,后来随着影片的故事和内涵不断丰富,改为了一语双关的《抓娃娃》,但英文名还是保留了下来。
我们平时玩的“抓娃娃”游戏的英文为Claw Crane Game,其中Claw是爪子的意思,抓娃娃机器可以翻译为Claw Machine。
在影片中,马成钢的所有动力都在于解决“接班人危机”,他要用一种新的思路培养老二——牛牛,也就是后来的马继业。
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只有极少数家族企业能够真正解决。
这个世界仿佛存在一只让均值回归的“看不见的手”,二代、三代败光家业是更常见的事情,为数不多的基业长青的企业都被写进了商学院教科书,让人们误以为这种幸存者偏差才是正常的。
事实上,那些成功传承几代的家族企业,对接班人都有非常严格而具体的培养计划。
虽然不可能像马成钢这么极端,但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一开始也都会做一些规划,确保接班人具备一些特定的品质和能力。
如果有多个子女还好办一些,如果只有一个儿子,又希望他传承家业,那么往往就需要很精细地培养。
万达集团创始人王健林当年就面临这种问题,王思聪作为独子,从小就被送往国外,先在新加坡读小学,后来在英国读中学和大学,然后再回来接班。
马成钢在大儿子“练废了”之后,就开始全力押注二儿子,再加上有大儿子的前车之鉴,并且小时候的马继业被骄纵溺爱,眼瞅也要步他大哥后尘,因此马成钢必定不会让马继业任意发展,而是要将他作为接班人严格培养。
他想到的办法的是“匮乏式教育”和“苦难教育”,一如当年的自己。
他有这种想法其实并不奇怪,古语有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大儿子这个纨绔子弟已经验证了古人的智慧,那么就给小儿子上点强度,来点苦难吧。
很多创二代、富二代之所以成就不如自己的父辈,甚至坐山吃空,游手好闲,除了时代背景客观因素外,很大原因是他们缺乏奋斗的动机和内驱力。
当一个人完全摒弃了匮乏感之后,会觉得生活中没有什么是值得自己需要付出努力换来的,只要有钱就可以了。
马成钢想为二儿子重新构建奋斗的动力,他选择的方法是让二儿子没有选择,只剩华山一条路。
他想让儿子重走自己那条奋斗之路,趁儿子年纪尚小的时候,把他接回自己曾经长大的破败老院子,并且假装家里一穷二白,奶奶卧床,爸爸鞋子底都快掉了都舍不得换鞋,以此来激发马继业的耻感、愧疚感和改变家族命运的使命感。
为了确保儿子能按照自己的计划发展,他还将老院子进行了改造,在地下修了一个巨大的作战指挥部,聘请了很多教育专家,360度无死角地监控自己的孩子。
整个院子的邻里街坊全都是他雇人扮演的,每个人都有意无意地给马继业出题、送书,潜移默化地熏陶马继业。
其实从马成钢这个想法来看,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很可能就是他后来施加给马继业的那些苦难式教育、愧疚式教育、控制性教育。
而这种教育虽然帮助马成钢翻身逆袭,但毫无疑问也带给了他心灵上的阴影——控制成瘾。
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显示,成瘾是童年创伤的一个显著体现,并且并不仅仅局限于药物、酒精成瘾,还包括工作成瘾、控制成瘾、追求完美成瘾。
这些成瘾性或许真的帮马成钢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但是也让他丧失了同理心,丧失了对孩子人生的尊重,丧失了对孩子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认同。
在商业上的无往不利,资本的魔力,让他以为自己可以如上帝一般操控一切。
大儿子的离经叛道是他最大的耻辱,是他成功人生的最大污点,因此,他要在二儿子身上找补回来,并且严加控制,不允许一丝一毫偏离自己的预期。
他希望马继业成为自己生命完美的延续,自己经历的都让儿子再经历一遍,并且把自己的智慧通过各种方式传达给儿子,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加强版的自己,弥补自己当年的遗憾——考上清北。
然而,事情总有意外。
马继业喜欢上了跑步,并且逐渐感受到了自己在跑步上的天赋,并且也有老师发现他是个好苗子。
于是,马成钢毫不犹豫地把儿子“忽悠瘸了”,亲手掐灭儿子梦想的火花。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也经常以“不务正业”为名,强迫孩子走一条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
这种做法正确与否,其实无法一概而论。
有时候孩子的眼界有限,容易被眼前的浮华遮蔽也是事实。
比如很多孩子想搞电竞、当网红,家长循循善诱进行纠正也有必要,但完全让孩子按照自己预期发展,并且不惜用谎言来欺骗孩子,则是将孩子完全“物化”为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
为了让孩子实现考清北的目标,马成钢甚至不惜让有露馅儿迹象的“假奶奶”提前下线,完全不考虑对马继业可能带来的心灵创伤。
他甚至还拿奶奶的死激励马继业,说“奶奶在清北工商管理学院的上方等着他”,这种接近丧心病狂的“鸡娃”手段让影片的后半段变得越发沉重。
奶奶的露馅儿,让控制狂马成钢非常愤怒,这一定程度上也是他让奶奶提前领便当的原因。
他要的就是“傀儡式的儿子”,一切都按自己的意愿发展。
他不去考虑儿子是否因为过于匮乏的物质条件感到自卑、低自尊和精神的捆绑,不去考虑过于“懂事”给孩子带来的压抑、紧绷和委屈,不去考虑“愧疚式教育”可能引发的心理问题和扭曲心态,反正只要能考上清北就行。
其实,这种想法也是很多中国家长、甚至东亚地区家长下意识的思维模式。
包括中日韩在内的东亚国家,由于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竞争激烈的环境,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强度之大,有“东亚地狱模式”之称。
在这种环境下,大部分父母的教育导向便是让孩子尽可能通过考试来获得更优质的资源,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在孩子长远的身心健康和短期的考试成绩之间,很多家长脑子里想的是前者,但通常会选择后者,因为后者带来的成就感和切肤之痛是如此明显。
再加上很多家长即使想呵护孩子的身心,也缺少有效的知识和指导,而通过挫折、愧疚、控制等方式,短期内让孩子屈从于自己,从而在考试上取得优势地位则是实打实可以看到的成果。
在成功和成人之间,很多家长会不自觉地选择前者,因为前者更加具象,我们的社会也在鼓励人们选择前者。
于是,我们的教育常常会培养出一些成绩优秀,但是既不幸福,也对学习缺乏真正热爱的孩子。
这些孩子从小到大,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外部的压力,一旦外部压力撤走,人生便陷入巨大的空虚和迷茫,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高考成绩不错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彻底躺平。
因为,他们学习从来不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的快乐和价值感,也从来不是来自对世界的了解和创新、创造的喜悦。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觉得自己做了正确的事,孩子也很努力地在读书,但是结果却未必如愿,很多人长大后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也是这部电影所蕴含的某种深层次的悲剧色彩。
我们无法简单地控诉东亚式教育的弊端,正所谓“你眼中的问题,其实是别人的解决方案”,很多家长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他们觉得那样是最有利的,就像很多华人移民二代,如果想在美国站住脚,《虎妈战歌》那套理论或许才是最有效的,健康的心理、幸福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是不得已的牺牲。
这里有历史原因,也有时代原因。
好在,一切其实都在进步。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抓娃娃》这部电影十年前、二十年前上映,会不会获得与现在截然不同的舆论反馈?
哪怕是马成钢这种极端的控制,这种伪装的苦难教育,为了孩子美好的前程,彼时或许都会有更多的拥趸?
那个时候,“可怜天下父母心”是否会是更多人的反应?
不得而知。
唯一可以确认的是,一切其实都在变好,家长们虽然不会看完这部电影后就停止“鸡娃”,但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其实在学习更先进的教育理念。
曾经的“苦难教育”“愧疚式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不妥,让孩子选择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功的人生,正在成为主流观念。
只要这种趋势不变的话,《抓娃娃》总有一天或许会变为一个纯粹的喜剧,一个没有太多话题度的喜剧,因为它所表达的内核,已经落后于大部分人的观念,它所讽刺的东西,人们早已弃之如敝屣。
我们衷心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发布于:北京
武夷山野生娃娃鱼搁浅 警消合力救助放生
中新网南平7月29日电 (武消)近日,受台风“格美”带来的降雨影响,武夷山国家公园九曲溪上游水位上涨。27日,福建省公安厅森林警察局武夷山国家公园分局民警和武夷山森林消防大队消防员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星桐路,发现有一条长着四只脚的鱼出现在路旁。
救助野生大鲵,俗称娃娃鱼。武夷山森林消防大队供图
经过消防员与森林警察仔细查看和鉴定得出,这是只野生大鲵,俗称娃娃鱼,皮肤呈棕褐色,正处于幼年,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珍稀野生两栖动物。
溪中放生。武夷山森林消防大队供图
经测量,这只大鲵体长约35厘米,未发现受伤痕迹。据推测,很可能是近日强降雨导致大鲵栖息的河谷水位上涨,大鲵脱离原栖息处,从而误入公路。在经过仔细检查、确认符合放生条件后,消防员取来装盛工具和森林警察一起把它带到附近的溪中进行放生。(完)
发布于:北京?